科研技术
农药使用禁忌、误区
忌用井水配药。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、镁等矿物质,它们与药液易起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,从而降低药效。
忌用污水配药。污水含杂质多,配药后喷洒会堵塞喷雾器喷头,同时还会破坏药液的稳定性,降低药效。
忌风雨天和高温下施药。刮风喷药会使农药飘散;雨天施药,药液被雨水冲刷易降低药效;高温下施药,易发生药害和中毒。因此,最佳施药时间掌握在:上午8时至11时,下午4时至6时。天气晴好、微风时施药。
忌滥用农药。应根据作物种类、防治对象和药剂性能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农药,做到对症下药,同时禁忌盲目加大施药量,造成害虫抗性增强而降低防治效果,同时还容易产生药害。
忌花期喷药。农作物和果树在花期施药,易发生药害。
忌采前施药。由于农药会在农作物上产生残留,若采前施药,药物残留易导致人们食用后发生中毒。
忌一药连用。长期使用一种或一种剂型的农药,易使害虫产生抗性而降低防治效果,因此应交替用药。
误区1:发病初不用药,不见虫不用药
绝大多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,症状很轻,此时用药效果好,等大面积爆发后,用药再多也难以扼住。
误区2:药液浓度超高越好
农民在使用农药时,为减少工作量,往往多加药,少加水。在喷施杀虫、杀菌剂时,充足的用水量十分重要,因为虫卵、病菌多集中于叶背面、邻近根系的土壤中,施药时用水量少,很难做到整株喷施,死角中的残卵、残菌很容易再次爆发,加大使用浓度还能强化病菌、害虫耐药性,超过安全浓度有可能发生药害。叶面肥在高浓度使用时,不但不能被作物吸收,还使作物体液外渗,造成生理干旱。激素类农药过高时,起反作用或使作物畸形。因此,单纯提高药液浓度,往往适得其反。
误区3:防治一次,一劳永逸
杀虫、杀菌剂在病虫害发生盛期,防治一次虽能取得明显效果,但随着农药的流失和分解失效,及邻近地块的感染,仍有发病的隐患,应间隔7~15天,连续用药数次,才能达到最佳防效。叶面肥、激素类农药喷施后,植物只能从叶面微量吸收,宜在适用期“少量多次”喷施,才能达到理想效果。
误区4:农药常识欠缺
农药市场已经开放,农药经营者的素质良莠不齐,往往利用农民对农药知识的欠缺,误导农民。因此,在使用农药前,最好到正规有资质的植保部门进行咨询,力求农药的对症使用。不在证照不全的经营者处购买农药,过期或标识可疑的农药坚决不使用。
本网站所转载文字、图片仅作学习之用。如有侵权,请提醒,本网站将及时撤换。